各教学单位:
为建设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一流本科课程,推动利用在线课程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2022年春季学期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
1.课程资源。教师可选用自建在线课程或校外在线课程,鼓励选用国家级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内容重构、流程再造、过程监管、评价改革等。课程需具备视频及其他形式的线上学习资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案、课件、作业、随堂测验、单元考核等)。
2.教师要求。申报课程授课教师需为2022年春季学期本科教学任务课程的主讲教师,独立承担过申报课程3轮及以上的授课任务,且已经依托相关教学平台至少开展过2个周期的混合式教学,熟悉网络教学平台操作。
面向不同授课班级的同一门课程,在线上不能合班进行教学,须按授课班级分别申请。
二、运行要求
开课课程应结合混合式教学需要重构课程体系,科学合理设计线上线下教学安排。未提交申请或未经教务处审核通过的课程不得擅自改变课程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数,不得擅自减少线下课堂教学学时数。
1.线下课程。须打破原有“师讲生听”的教学方式,明确教学类型(大班讲授、小班讨论、习题、讨论等),不应再以单纯理论讲授型的课程形式出现,不得出现单一的重复播放线上视频、复述PPT等,应重点进行知识点的拓展、延伸,增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重视提升学生参与度。原则上第一次课必须以课堂面授方式向学生详细解读教学模式及课程安排,明确课程要求、学习方法、考核标准及平台使用方法。
2.线上教学。教师要基于课程平台布置学习任务,有计划发布视频、作业、测试、考试,做好线上辅导、答疑、讨论、评价等教学活动。教师要关注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作业提交情况、课程测试完成情况等,积极与学生互动。教学平台学生学习、师生互动、测验作业等数据要完整保留,并将作为教学督查的重点内容。线上学时原则上不超过课程总学时的1/4。
3.课程评价。应注重考核形式(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线上评价、线下评价等)和考核内容(讨论、作业、测试、出勤等)的多元化。改革期末考试形式和内容,提倡论文式、报告式、答辩式等考核形式,加强非标准化、开放式的考核内容。线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重不少于50%,过程考核占课程成绩比例不低于30%,不高于50%。
三、其他相关事项
1.已获批开展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如本学期继续申报,需同时提交最近一学期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不提交的课程将不予审批(参考格式见附件1)。不符合申报条件的课程,建议授课教师在不占用课程学时的情况下自行开展。
2.为便于开展翻转课堂,如获批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授课班级为单班(人数不超过40人),青岛校区各学院应优先安排在各自分配到的14号楼东侧5楼新改造的小班化教室。
3.获批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授课教师应在《学期授课计划表》中如实填写每次授课的课程组织形式,避免不在教室上课被认定为教学事故。
4.各学院(系、部)应高度重视、积极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组织相关课程负责人及团队成员在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做好改革素材和教学效果的收集和整理,做好混合式教学改革经验总结,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金课,带动提升学校课堂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材料提交要求
1.申报教师填写《山东科技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申报表》(附件2),已获批过的课程需同时提供附件1。
2.新申报的课程需提交自行开展的2个周期的混合式教学证明材料(包括混合式教学设计、2个学期的学生在线学习数据、2个学期对应的线上学期访问网址及账号密码),不提交的新申报课程将不予审批。
3.所有申报材料报所在教学单位审核,各学院(系、部)对申请材料要严格审核把关,对不具备或不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一律否决。
4.各单位汇总审核通过的课程信息,填写《山东科技大学混合式教学课程申报汇总表》(附件3),12月9日下午5点前将申报表、汇总表纸质版1份签字盖章后报教学科研部(西办公楼211室),申报表、汇总表电子版、新申报课程证明材料电子版发至邮箱:skdjnxqjxk@sdust.edu.cn。
联系人:陈言
联系电话:58863179
附件:
1.山东科技大学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总结报告
2.山东科技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申报表
3.山东科技大学混合式教学课程申报汇总表
教学科研部
2021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