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系、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细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要求,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经研究,决定开展2022年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1.2019-2021年度立项的课程思政培育项目中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课程均可申报。
2.“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面向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课程,由课程负责人牵头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评选面向通过结题验收项目课程中的具体课堂,课程负责人和教学团队成员均可申报。
3.本次评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20门,示范课堂30个左右。入选示范课程的课程教学团队认定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入选示范课堂的课堂主讲教师认定为课程思政优秀教师。
4.已获批校级及以上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或示范课堂的课程和课堂不再申报。获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课程负责人优先推荐参加省级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择优推荐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山东省等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二、评选原则
1.遵守本科教学行为规范。自觉遵守教学管理规定、落实课堂教学管理要求、切实履行岗位职责、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为人师表、师德高尚。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整合教学资源、充分挖掘思政元素,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积极实践课程思政建设、勇于探索课堂教学创新,切实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教学方式,育人成效显著、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示范性。
三、评选标准
(一)示范课程评选标准
1.课程教学材料规范完整。能够结合所在学科专业、所属课程类型的育人要求和特点,深入挖掘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各章节课程思政结合点不少于3个。
2.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突出。能够准确把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主线,注重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注重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统一,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导向,评价方式科学合理,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课程授课教师政治立场坚定,师德师风良好。课程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能够准确把握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方向和重点,并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课程教学团队人员结构合理,任务分工明确,集体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实施,经常性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研究和交流,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高。
4.课程注重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创新。教学内容体现思想性、前沿性与时代性,教学方法体现先进性、互动性与针对性,形成可供同类课程借鉴共享的经验、成果和模式。
(二)示范课堂评选标准
1.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获得感,能够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2.课堂教学育人成效显著,能够较好地体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学生品格养成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风格突出,特色鲜明、感染性强、学生评价良好,对其他同类课堂具有可推广性、可借鉴性的教学改革经验。
四、相关要求
1.各学院(系、部)要高度重视,动员相关课程思政培育项目课程负责人和团队教师参与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之中,积极申报。
2.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须围绕课程思政建设和改革效果(包括课程思政理念、设计、实施、特色、效果等方面)进行8分钟的说课,并提交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报告(模板见附件2);申报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需进行15分钟的教学展示,并提交所对应的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模板见附件4)。具体说课和教学展示时间地点安排另行通知。
五、材料提交要求
1.各学院(系、部)组织申报教师于2022年9月21日上午11:00前将《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申报表》(附件1)及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报告(附件2)、《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评选申报表》(附件3)及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附件4)的WORD版和签字盖章的PDF版上传至申报平台(具体操作见附件6),同时以学院(系、部)为单位将《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评选申报汇总表》(附件5)的WORD版和签字盖章的PDF版发至skdjnxqjxk@sdust.edu.cn。
2.评选出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示范课堂的教学比赛视频和典型教学案例将在学校课程思政网站进行展示,并开展相应的经验交流活动。
联系人:陈 言 联系电话:58863179
附件:
1.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评选申报表
2.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报告
3.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评选申报表
4.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设计
5.山东科技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示范课堂评选申报汇总表
6.申报平台操作说明
济南校区教学科研部
2022年9月3日